時值5G“發牌”三周年之際,報告結合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數據,對2022年以來我國通信業運行態勢開展分析。分析發現,電信業務總量保持較快增長,行業發展新動能持續加強,“雙千兆”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齊升,行業應用市場空間不斷拓展。整體來看,通信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成為經濟恢復的重要支撐。
一、通信業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通信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1-5月份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3.4%[1],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處于較高增長區間。在經濟運行從下行壓力加大到逐步恢復的過程中,通信業始終保持較快增長勢頭,與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差不斷加大,成為經濟恢復的有力支撐。
通信業增長新動能持續增強。1-5月份電信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650億元,同比增長8.5%,較上年同期提升1.8個百分點,總體保持穩步增長。從增長拉動情況來看,除話音業務對電信業務收入增長呈負向拉動外,固定寬帶、移動流量業務穩步促進電信業務收入增長,整體實現拉動1.8個百分點,云計算、大數據、數據中心、物聯網等面向政企的新興業務強勁增長、表現活躍,實現同比增長34.3%,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3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別提高2個百分點、1.7個百分點,新興業務推動行業增長的新動能作用持續加強。
二、網絡基礎設施供給能力不斷深化
寬帶網絡服務能力量質齊升。規模上,截至5月末,光纖接入端口達到9.79億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 PON端口數達1039萬個,比上年末凈增253萬個。質量上,截至5月末,光纖接入端口占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總數的比重達95.1%。千兆光網發展不斷提速,網絡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5G基站建設加快推進既定目標實現。規模上,5G發牌三年以來,我國累計建成并開通5G基站170萬個,覆蓋全國所有地市一級和所有縣城城區、90%的鄉鎮鎮區,每萬人擁有基站數達12.1座,完成5G應用發展目標值的67%[2];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公開數據,目前我國已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5325個,提前超額完成確定指標[3]。質量上,截至5月末,5G基站占移動基站的比重達16.7%,較上年末提高2.4個百分點。服務能力上,最新數據顯示[4],全國5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和上行接入速率分別達到334.98Mbps和70.21Mbps,網絡接入速率相比4G網絡提升顯著。
三、行業應用新空間持續拓展
固網業務市場規??焖贁U張。個人和家庭業務上,截至5月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5.59億戶,比上年末凈增2289萬戶。其中,百兆及以上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5.23億戶,占總用戶數的93.6%,占比較上年末提升0.6個百分點;千兆寬帶接入用戶達5591萬戶,比上年末凈增2135萬戶,超去年同期4倍。隨著互聯網電視、家庭安防、智能看家等智慧家庭場景化需求不斷攀升,截至5月末,IPTV(網絡電視)總用戶數已達3.64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540萬戶。政企業務上,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業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固網應用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經測算,1-5月份固網應用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速達30%。
移網業務對信息消費促進作用明顯。用戶規模上,人的連接方面,截至5月末,我國移動電話用戶數達16.6億戶,相當于人均擁有1.18個手機號,比上年同期提高0.04個。其中,5G移動電話用戶達4.28億戶,占移動電話用戶的25.8%,占比較上年末提高4.2個百分點;5G個人用戶普及率已達30.4%,完成5G應用發展目標值的75%[5]。物的連接方面,截至5月末,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15.9億戶,比上年末凈增1.94億戶,快速接近移動電話用戶規模。業務使用情況上,1-5月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027億GB,同比增長21.4%;5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達到15.57GB/戶·月,同比增長17.6%,日均流量達514M,相當于下載51首高品質歌曲。隨著在線教育、網上辦公、智能出行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移動互聯網業務對全面激活并持續釋放信息消費潛力貢獻了重要力量。
“雙千兆”融合應用加速拓展深化。5G發牌三年來,5G應用已覆蓋40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賦能效應明顯,形成多個具備商業價值的典型應用場景,積累超2萬個5G應用案例。據測算,2021年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增加值約3000億元,成為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千兆光網應用場景持續豐富,不斷助力制造、教育、煤礦、醫療等領域數字化轉型,賦能垂直行業高質量發展。
四、區域發展特色明顯
東部地區網絡建設領跑全國。截至5月末,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5G基站分別達到83.1萬、34.7萬、41.2萬、11萬個,每平方公里基站數分別約為0.89、0.34、0.06、0.14個,一季度5G網絡平均下行接入速率和上行接入速率分別為365Mbps和83Mbps、336Mbps和73Mbps、353Mbps和79Mbps、328Mbps和77Mbps[6]。綜合來看,東部地區5G基站規模更大、密度更高、服務能力更優,網絡建設水平全國領先。
東部省份高速率網絡應用普及成效顯著。截至5月末,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5G用戶普及率分別為33.9%、27.2%、28.6%、28.5%,千兆寬帶接入用戶分別達2991萬、1112萬、1337萬、111.2萬戶,千兆寬帶家庭普及率分別約為15.1%、9%、10.4%和2.8%。其中,北京、浙江、廣東和上海5G用戶普及率居全國前列,江蘇、廣東、山東和河南等四省份千兆用戶超500萬戶。綜合來看,東部省份“雙千兆”應用普及程度更深。
西部省份流量消費需求旺盛。從全國月戶均流量使用情況來看,截至5月末,在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個省份中,有9個為西部省份,其中,西藏、青海、云南、新疆、貴州和寧夏5月當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DOU)超過20GB/戶·月,領跑全國。
更多及時信息資訊和深度分析,請掃碼關注“工信數通”官方平臺。
附注:
[1] 按照上年不變單價計算。
[2] 根據《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到2023年,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超過18個。
[3] 根據《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到2023年,建成超過3000個5G行業虛擬專網。
[4] 數據來源:中國信通院。
[5] 根據《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到2023年,5G個人用戶普及率超過40%。
[6]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信通院公開的2022年一季度全國各?。ㄊ校祿x取東、中、西、東北地區的中位數。